書籍介紹-鐵道員

鐵道員-正面
鐵道員-背面

書名:鐵道員

作者:淺田次郎

類型:日本文學

博客來: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957483

  我依稀還記得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在青少年時期,家人向我介紹了它,希望我能抽出時間來閱讀它。然而當時的我熱衷於別的事物,無法靜下心來享受閱讀的樂趣。如今再次閱讀,雖然心中並未掀起波瀾,但隨著我人生經歷的增長,我逐漸能夠體會作者所謂「奇蹟」究竟是甚麼。這本書一共分為八個獨立故事,每個章節都是獨立故事。接下來我將按照相關性將章節分成四個類別逐一介紹。

鐵道員

乙松於崗位上是稱職的,但身為父親和丈夫卻是失職的。

  乙松是幌舞站的站長,他一生盡忠職守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,將大半青春奉獻給了這個崗位,但心中卻充滿了遺憾。女兒在襁褓時就夭折、妻子又因病離世,這使得他對人生感到無能為力;即使在女兒重病、妻子臨終之際,他只能一如既往站在月台上,守候著每一班列車的到來。退休前,他得知幌舞站即將廢棄,時代的巨輪不停地滾動著,這樣的老人離開後,又能去往何處呢?乙松的內心充滿了遺憾,對生命的熱情幾乎燃燒殆盡。直到某一天,意外的訪客出現,讓他的生命最後可以不帶遺憾地離去。

鐵道員

每個人心中或許多少都有遺憾

  實際上在這本書中,鐵道員這個角色是相對令人熟悉的,尤其是電影中的片段深植人心。高倉健飾演的乙松,在幌舞站漫天大雪的場景中,即使積雪沉重地壓在他的肩上,依然挺拔地揮舞著旗幟,那堅定不移的身影,讓人印象深刻。

  看完整本書後,不論是「鐵道員」、「老街區」、還是「孟蘭盆會」,都著重描寫對天人永隔的遺憾。這三個章節的主角,都在偶然的奇遇下,再度見到朝思暮想之人。

鐵道員

很多事若當下錯過,就一輩子錯過了。

  以下純屬我個人的臆測,作者或許強調的是「把握當下」的重要性。有時候我們自認理所當然的存在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總有一天就不復存在了。不論是「鐵道員」裡面乙松失去的女兒和妻子、還是「老街區」主角貫井捨棄自己的父親、亦或是「孟蘭盆會」千惠子已逝的祖父。「早知如此、何必當初」這句話猶言在耳,人生似乎就是在不斷後悔中繼續前行。

鐵道員

惻隱之心:避免沉淪的唯一救贖

  「情書」和「窩囊的聖誕老人」這兩則故事有一個共通點,即故事中的主角都是警察眼中的麻煩人物,被視為社會邊緣人的存在。但嚴格來說,不論「吾郎」或「三太」他們並非是大奸大惡之人,只是為了在社會底層餬口而從事這些不光彩的工作,其實他們皆對自己未來感到迷惘。能夠指引迷途之人回歸正途,就是惟有惻隱之心讓人醒悟。吾郎因為白蘭這個從未謀面的妻子,對方的信逐字逐句喚醒了他,於是決心回到故鄉重新開始。

  三太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,進出看守所已經司空見慣,在獄中他結識了一位獄友,聽他講述被逮捕的經歷,開始同情了對方。出獄後他想代替獄友探望他的家人,赫然發現自己在家中的老母親孤苦無依,也在期望著他平安夜的歸來。

  良善之心是將人拉回正途的不二法門。作者想要傳達的奇蹟,就是如何透過他人的影響,進而改變自己內心的變化,若能有一顆替別人著想的心思,或許改變自己就不再是遙不可及。

鐵道員

惡魔-內心恐懼放大化 伽羅-不為人知的秘密

  這裡面有兩個章節,作者的後記有提起,跟他過往的人生經歷相關,分別是「惡魔」和「伽羅」。

  「惡魔」以第一人稱為敘事方式,描寫著一名家境富裕、被囚禁在深宅大院內的男孩。他十分羨慕能夠在外面自由自在、無拘無束玩耍的同齡孩童們。除了上學之外,他與外界始終被宅邸圍牆給區隔開來。當家人為他找一名家教的同時,至此更是讓他陷入了痛苦的萬丈深淵中。這名自稱「蔭山」的東大學生,他的出現令男孩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男孩對蔭山的恐懼,無論是從他那令人作嘔的眼神、還是針對男孩輕蔑的態度、甚至是蔭山那貪得無厭的個性,都強調著他對蔭山的憎惡。

  故事推進到後半段,提到蔭山覬覦著父親的財富和母親的美色,這或許是人性黑暗貪婪的一面。但作者著眼點在於當人陷入恐慌時,所產生的極端心理狀態,那草木皆兵、杯弓蛇影,正是內心的恐懼被放大化。
  

鐵道員

  「伽羅」背景設定應是在泡沫經濟之前,當時催生了許多的個體創業者,各行各業百花齊放、大放異彩的盛世著實讓人目眩神迷,但這也讓許多人在追逐利益的過程中迷失了自己。故事描寫著成衣業的競爭,當時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無不用盡心機,挖角對方的業務和設計師在業界更是打壓競爭對手最直接的手段。

  故事中伽羅的店主氣質出眾、光彩照人,然而在她光鮮亮麗的背後,隱藏著甚麼不為人知的過去和辛酸,或許也是本篇故事作者想傳達的醍醐味。

鐵道員

不經意間,鬆開了曾緊握的那隻手。

 「獵戶座的邀約」是在描寫佑次和良枝這對夫妻,兩人雖未離婚,暫且分居。佑次有位年輕的女友,良枝則在打工的地方結識一位比她年輕的有婦之夫,兩人的狀態正可謂貌合神離。他們離開京都來到東京,年輕時彼此相愛的理由早已隨著時間流逝,生活和現實讓他們漸漸形同陌路。

  某天,他們接到故鄉的電影館「獵戶座」即將要關門歇業,女方多年未回京都,想藉此回去故鄉看看。當它們到達目的地時,當年的回憶仿佛歷歷在目,電影館前的櫻花樹、裡面的裝潢、售票的櫃檯、電影海報,以及主人仙波先生。雖對方已邁入古稀之年,但還是穿著跟記憶中一樣的制服,感覺讓人倍感親切。從對方的口中得知,原本仙波老先生只是電影館的學徒,無奈老闆早逝,當老闆將電影館和妻子託付給他。就算過了四十年的歲月,仙波先生已垂垂老矣,但一路走來都數十年如一日履行著和前老闆的約定。聽著仙波先生的人生經歷,佑次和良枝兩人皆沉默了,這使得他們不禁捫心自問:為何我們會變成這樣呢?佑次並未不愛自己的妻子,或許只是搬出去後,跟良枝的感情日漸淡薄;良枝也並非不愛佑次,也許只是想在青春年華逝去前,找到一個慰藉來填滿內心的空虛。成年人都有理由來逃避自己的初衷,但不知不覺都忘了那個兩小無猜、願意為對方無條件付出的自己,才是當年最美好的回憶。但隨著年齡增長、現實壓力讓我們對生活開始喘不過氣。這些煩惱和憂慮讓我們「不經意間,鬆開了曾緊握的那隻手。」